2015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取消全运会金牌榜和积分榜、推出群众参与性体育项目的一系列改革,其实也早有迹可循。2009年山东十一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将每年的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希望在奥运争光计划大获成功后也能成功激活全民健身计划,而2009年的十一运会就是释放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平台。
2013年辽宁十二运会的办赛理念明确为“全民健身,共享全运”,这个主题一经推出,很多地方体育局的人就表示,通过这一口号就可以看出全运会即将改革,全运会不再只是精英运动会,而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运动会。
果不其然,如前所言,体育总局在2015年1月遵从巡视组意见做出了一系列大改革,2017年十三运会提出“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办赛理念,群众体育首次登上全运会舞台,全运会从此取消官方金牌榜和积分榜,但即便如此,各省体育局仍私下统计自己的金牌榜排名。
即使是本届全运会,如果留意各省体育代表团成立时的领导表态,你就会发现,各省仍然有成绩指标。比如全运会成绩并不出挑的河南省也有着不小的雄心,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亲自出任河南省代表团团长,河南代表团副团长、河南省体育局局长万旭表示,本届全运会的目标是:“成绩处于中西部省(区、市)领先位次,力争位次前移”。如何判断位次前移?显然是有榜单可以参考的。
过往,全运会金牌榜和积分榜是媒体和群众最关注的焦点话题,从2017年天津十三运会取消后,固然淡化了金牌至上的不健康政绩观,但媒体也似乎失去了报道全运会的主线索,群众对于全运会的话题参与热情和关注度骤降。
取消全运会金牌就一定能改变各省市过度重视竞技成绩的政绩观吗?或许,相比于单纯取消全运会金牌榜,更好的办法是为体育系统引入更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考核地方体育局时,构建更加完善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丰富多元的群众体育竞赛体系在考核分数中占比要逐步提升,唯有如此,才能让省市体育局更重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此外,从2017年天津全运会开始增设群众项目,这固然开全运会风气之先河,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情,很多群众得以登上全运会的舞台并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健身热情,同时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增加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但不容回避的是,群众参赛也导致全运会的参赛人数规模直接比以往增加了一倍,而且这只是决赛阶段的参赛人数。如果算上群众项目的预赛,那么这两届全运会整体下来的参赛人数高达数百万之众。参赛规模的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就是办赛成本的大幅攀升。在当前全球综合大赛纷纷谋求瘦身、削减办赛经费、节俭办赛的大背景下,我国全运会却开始不断扩容、构建“大而全”的体育竞赛格局,这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