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6)
13.招展引会,提升产业辐射引领能力。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际化开放优势,推动全球体育产业核心资源汇聚上海。积极参展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推介上海体育资源“走出去”。支持在沪标杆性展会增设体育板块,提升体育产业显现度和影响力。支持在沪体育产业展会做大做强,打造体育产业展会上海品牌。吸引顶级国际国内体育会议论坛落户上海,扩大城市体育影响力。
14.促进体育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发挥本市各类交易平台作用,吸引国内外各类体育资源在沪交互流转。推进体育类公共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交易目录,进行公开规范交易。支持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广泛吸纳具备交易条件和具有市场价值的体育资源权益,活跃交易流转和衍生品创新,探索发布体育资源流动和交易指数,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支持体育产业社会组织、联盟等发展,发挥其行业信息互通和资源配置作用。
(五)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树立企业是体育产业发展主体的意识,扶持体育企业发展,形成“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体育产业生态。
15.重点培育创新型体育企业。适应技术快速发展趋势,加快培育和吸引一批体育研发创新、装备创新、服务创新、消费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引进体育数据采集与开发市场主体,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支撑。强化科技赋能,鼓励创新体育、科技、娱乐等融于一体的项目。支持拥有或正在研发硬核技术的“瞪羚”体育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体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16.壮大体育龙头骨干企业。对标国际先进,培育若干主业突出、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龙头企业。鼓励本市国有企业开拓体育产业板块,支持本市国有体育产业集团跨地区开展业务,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着力打造成为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匹配的领军企业集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体育领域“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支持本市体育优势资本、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
17.扶持体育中小企业发展。深化落实国家和本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障体育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新体育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体育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支持设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培育一批体育产业众创空间,引导体育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体育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提高专业分工和产业链协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