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5)
8.积极融入重大战略。发挥长三角区域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资源优势,联合申办、举办顶级国际赛事。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优化体育设施布局,让体育成为示范区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优质人居环境的亮点。推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体育产业项目布局,增加场馆设施、赛事活动等优质体育产品供给,助力五个新城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建设。紧抓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生活数字化转型。深化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扩大合作成果的影响力。
9.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体育产业集聚区布局与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体育产业空间体系。做优做强徐家汇、五角场、马桥镇、陈家镇、海湾镇、安亭镇等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珠江创意中心等体育产业集聚区,支持有条件的街镇、度假区、园区、企业等创建国家级和市级体育产业基地,发挥好其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体育类特色小镇发展以及崇明运动岛建设。支持规划建设融合体育元素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推动体育元素进园区、进商场、进景区。
10.建设一批都市运动中心。利用公共体育用地、产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厂房、仓库、公园绿地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运动中心,打造健身的新去处、消费的新载体、城市更新的新空间、健康上海的新地标。到2025年,实现全市16个区都市运动中心全覆盖。
(四)推动产业要素流动
着力促进体育领域资金、人才、会展、数据等各类资源汇聚流通,积极引导商业资本拓展体育产业新蓝海,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
11.招商引资,拓展体育产业发展优势。鼓励高端制造、科技研发、服务贸易类体育企业落户上海,推动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总部集聚,发展体育总部经济。鼓励各区规划建设体育产业特色园区,加大优质体育企业招引力度,继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品牌效益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发挥体育企业在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居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体育科创园区快速成型成势。
12.招才引智,强化体育产业人才保障。鼓励科研院所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人才教育与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产业人才。鼓励引进产业管理、体育经纪、赛事运营、体育科医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推动专业人才更好服务市民健身,规范发展体育培训市场。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化、市场化培养。强化体育组织、传媒机构、营销机构等相关领域人才支撑。完善体育产业人才流动与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