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牌榜“保二博一”的背后,体育总局三大(5)

时间:2021-09-02 15:00       来源: 山东体育

众所周知,中国体坛长期以来“阴盛阳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参加的夏季奥运会,当时女运动员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比例为39%,但此后这一比例迅速提升,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女运动员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比例已经提升到了66%,远超过当届奥运会所有参加国家的女运动员占比(38%)。而在本届奥运会中,阴盛阳衰这一现象则被进一步放大。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431名运动员中,女运动员298人,男运动员133人,女运动员数量是男运动员的两倍不止。女运动员的占比已超过69%,而本届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占比为49%。(延伸阅读:《奥运阴盛阳衰的背后,藏着两笔溯源40年的旧账》


至于在金牌贡献数量方面,女运动员更是撑起了大半边天。除了1984年奥运会以外,其余历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的女性金牌得主数量往往领先于男性。其中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16枚金牌,其中12枚由女运动员夺得,占比高达75%。长期以来,女运动员的金牌贡献比例维持在60%左右。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女性的金牌贡献比例更是超过66%。中国共有6名选手获得两枚金牌,其中4位是女选手,她们分别是张雨霏、陈梦、施廷懋、杨倩。所以,国际奥委会推进男女平权并大幅增加女选手参赛名额后,这对长期“阴盛阳衰”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无而言是一大利好。

至于中国防疫成效突出、确保中国选手安全安心备战,这一外因的重要性同样不难理解。疫情对于东京奥运会而言无疑是黑天鹅事件,疫对选手们的训练保障资源和外部社会大环境是极大的考验,由于疫情持续蔓延,欧美国家运动员最近两年因为场馆封闭而导致自己的居家训练非常不系统。


美国奥运选手65%都来自于大学校园,他(她)们是在美国奥委会(USOC)、 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NSOs)和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的资助下自行开展训练,而疫情之下NCAA陷入停摆,学校停课,美国不少高校运动员只能居家训练,平日所需的训练器械和医疗保障均处于缺失状态,状态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