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斯后来回忆道:“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没跑过如此艰难的赛道。那些可怕的山丘,简直要把人撕碎。”就连拖着希克斯跨过终点线的工作人员,在比赛结束后都瘦了9斤。
但对奥运会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者詹姆斯-沙利文来说,这样的结果却正合心意。沙利文是当时的国际业余体育联盟秘书,他正热衷于研究“脱水对人体带来的影响”,希望尽量减少水分摄入量,来测试“蓄意脱水”的极限和效果。于是他精心设计了路线和补水规则,再加上“天公作美”,就形成了变态科学家的天堂,和选手们的焦热地狱。
在比赛过程中,沙利文还安排教练和医生随汽车前行,在选手们身边行驶,跑道上漫天漫地的灰尘,有一大半来自于此。
这届人造地狱一般的马拉松,只是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荒诞剧的一个剪影。这届奥运会从7月1日开到11月底,耗时接近五个月,从申办环节开始就充斥着矛盾、混乱、失败...... 这届奥运会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把奥运会办成了美国全运会——美国队员占了所有参赛运动员的89%(也有统计称76%);美国队包揽了96块金牌中的78枚,91块银牌中的82枚,以及91块铜牌中的79枚。总奖牌数高达239块,只留给其他9个获奖国家41块。
这届比赛甚至没有统一奖牌榜的统计方式,我们现在随便就能找出三个完全不同的奖牌榜。
是的,由于距离太远、旅费昂贵,大洋两岸的国家们意兴阑珊。这届奥运会只有12个国家参加,是迄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少的一届。
还是先从19世纪的世博会说起。
19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开拓期,在飞机和互联网诞生之前,邮轮和电报先行串起了全球交通网。在此基础上,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让伦敦大吃国际旅游、科技和创新红利,也让世界各国的城市都意识到了:类似世博会这样的国际性大型展会,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个意义直到21世纪初,依然影响深远。
在国家和城市领导者们的眼中,顾拜旦创立的现代化奥运会,本质上与世博会一样,都是带动城市发展、吸引全球目光(以及背后的资本与机遇)的绝佳舞台。
于是当圣路易斯市接过1903年世博会的重担,打算将图纸上的宏伟计划一项项落成时,却尴尬地发现工期不够,他们只能请求国会,让世博会顺延一年。然而在推迟工期后,市长弗朗西斯和组织者们发现,除了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之外,1904年还有个新鲜出炉的奥运会。最为尴尬的是:这届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分给了芝加哥——圣路易斯市最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