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饭桌上里有一个电子时钟,妈妈总会在上午10点49分停下手里的事,看它一眼,然后自言自语说‘喔,10点49分了’。我那时不懂妈妈为什么对这个时间敏感,还猜想她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
美国达人舞台上的玛丽
这个细节没被公之于众前,妻子体内的“10点49分”生物钟,只有艾尔明白——如果一位顶级运动员有什么数字敏感,那一定因为这个数字与成绩、名次、纪录有关。在普通人看来,这不过是全职妈妈一瞬间的走神。这一分钟过去,格里菲斯会继续收起心思,给玛丽讲故事。
丈夫眼里的格里菲斯是个彻头彻尾的“女儿奴”。“有时她迫不得已需要出差,就会在飞机上给玛丽写信,她说这些信要等到玛丽16岁时再给她看。”
她终究是没等到亲手把信递给玛丽的那一天。
1996年,格里菲斯在从加州飞往圣路易斯的航班上突发癫痫,被送往医院抢救后住了一晚,医生诊断她再也没有可能重返赛场,但并没查出什么其他毛病。
1998年9月20日晚,格里菲斯对丈夫说她“有些疲倦”,早早睡下了。第二天一早,晨曦照亮卧室后,艾尔习惯性地招呼妻子起床,发现她脸冲下趴着,头偏向右,一只手垫在脖子底下,已经停止了呼吸。
格里菲斯就这样在睡梦中悄然离世,年仅38岁。
讣告一经公布,人们在扼腕之余本能地联想到类固醇,怀疑是过量服用兴奋剂夺走了她的生命。强忍悲痛的艾尔无法忍受舆论对妻子的诽谤,要求对尸体进行最高级别的医学检测,以检查是否有使用类固醇的迹象。
一个月后,尸检报告出炉。法医分析,格里菲斯当天睡觉时一定是腹部朝下,癫痫突然发作,致使她四肢抽搐、头部偏转,鼻嘴被枕头堵住窒息而亡,而不是吃了什么违禁药物。
猝死疑云拨开,谣言不攻自破,格里菲斯身后的10秒49纪录之迷便只能有一种解释:旷世奇才。
4
格里菲斯去世后,艾尔第一时间以妻子的名义成立了慈善助学基金,那是她生前未竟的事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陪在女儿身边,7岁的玛丽还不太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妈妈到底去了哪里,她还会在每天10点49分看一下表吗?
时间可以治愈创伤,却不是万能的解药,一些数字无法被冲淡,一些纪录尚未被改写。
16岁生日这天,玛丽终于从爸爸手中得到了那几封信,她拆开其中一封,是久违的熟悉笔迹——
亲爱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