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行事”到“风云在握”,气象科技成就经典赛事
结果不可预测、过程颇具戏剧性…这正是职业赛事的魅力所在。就天气这一变量来说,选手和组织方力求在赛事高度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变”,通过气象科技服务实现“观天测雨、风云在握”。移动气象观测、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设施可以捕获掌气压、空气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地温、草温、辐射等数十项实时气象要素,为赛事提供相对准确的天气实况。
2008年8月8月,气象部门从下午4点开始在北京21个作业点持续发射了1104枚火箭弹,成功将降水拦截在城区以外,确保了当晚北京奥运会“鸟巢”开幕式的成功举办。
这是奥运历史上人类首次对开幕式实现消雨作业,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令气象保障对于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北京奥运会在筹办期便针对雷电、冰雹、大风、高温、暴雨、大雾、霾灾害7种主要气象灾害建立了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组委会还参考气象部门的意见,将原定于7月开幕的赛事整体推迟至8月份。要知道在1990北京亚运会时,为了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一度搭建了500多人的气象服务团队不分昼夜才监测到赛事天气情况。
从亚运会的人工监测到北京奥运会时使用的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组成的气象业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的迭代帮助中国累积了大型赛事保障经验。
在宏观领域,气象预测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优选适宜时间和地点 ,并可在赛事期间进行天气保障。厦门马拉松也是在气象部门的建议下将举办日期由3月提前至每年元旦举办,成就了白金标赛事佳话。在微观领域,气象要素对不同运动项目、比赛成绩、运动员生心理以及运动器械施加影响非常大,二者关系密切。
早在1986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场,两名日本长跑选手便利用8.2摄氏度、风速1米/秒的气象条件同时跑进2小时8分,堪称利用好天气达成PB的表率,给跑友留下深刻印象。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时,为提前适应美国南方平均气温30度的高温高湿天气环境,多支国家集训队提前到温度湿度与赛地相似的上海备战。最终在这届奥运会上,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队狂揽16金22银12铜,在金牌榜上排名世界第四,女子三大球进军决赛,见证了邓亚萍、刘国梁、伏明霞、熊倪、李小双、占旭刚、葛菲、王军霞等一代传奇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巅峰一战。值得一提的是,因冬季冰面和气候条件与索契相似,上海后来同样成为国家队备战短道速滑世界杯及索契冬奥会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