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珍教授認為,在免疫力“開窗期”,運動員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會增加2-6倍,如果在這期間接觸到某些病原微生物,就容易發生感染。
另外,旅途勞累、睡眠質量差、飲食不合理等因素也可以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若運動員訓練後身體的疲勞狀態得到有效的恢復,免疫力是可以得到恢復的。
李紅娟教授則表示,運動員感染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接觸機會,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由於通氣量大,所以同樣接觸機會下吸入病毒的量會更多,感染的風險較普通人就會更高。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運動員比普通人裡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包大鵬博士指出:雖然運動員在抵禦病毒感染的能力與普通人相比並無優勢,但有相關證據表明運動員在被病毒感染後的恢復能力要顯著強於普通人。
日前相關個案報道也佐證瞭這一觀點,英超切爾西隊官網發佈該隊20號球員哈德森·奧多伊在3月9日上午出現感冒癥狀,3月12日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3月13日球隊在官方網站發佈他已經從病毒癥狀中康復並進行體能訓練的相關視頻,這可能與運動員具有較好的第三道免疫防線功能有關。
杜蘭特也屬於輕癥患者
(2)訓練環境
宋慧芳院長表示運動員長時間在各種環境復雜的場地中保持高強度訓練、比賽,這些場地往往人數眾多,高溫潮濕,甚至使用中央空調,密閉不通風,這樣的環境更有利於新冠肺炎的傳播。
而在目前疫情嚴重的狀況下,運動員多采用集中訓練和吃住行的行動方式,運動員以及工作人員會有很多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容易出現大規模感染現象。
(3)比賽環境
倪國新教授說:“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會有很多身體接觸的機會,再加上飛沫、汗水等途徑,一旦接觸感染者,被感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錢菁華教授認為常年集中訓練的運動員可能還存在以下風險點:
①轉訓過程中,接觸感染人群;
②訓練場館、比賽場館多人聚集訓練,清潔消毒不及時;
③訓練後的身體疲勞感與輕型患者疲乏表現無法及時鑒別,采取隔離措施不及時。
Q:在日常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應如何預防感染的發生?
從國傢公佈的新冠病毒感染途徑看,飛沫傳染和密切接觸是主要途徑,因此7位專傢一致認為,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阻斷傳播途徑,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首先應該物理隔離:非必須不要出門,不出入空間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非必要不要進出醫院。
但是對於過著集體生活的運動員而言,如無法單獨活動,宋慧芳院長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個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