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后他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去反思,觉得自己不能把成绩看太重,否则会影响发挥。他坦陈自己在图卢兹比赛前的训练状态也不是特别好,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是意大利外教的一番话点醒了他。
“他说其实只要你努力去做了,没有浪费每一天,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用尽全力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你已经赢了你自己,”他说。“于是在比赛中我特别放松,当时的想法就是看看自己和他们还差多少。没想到结果特别好。当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自信,觉得自己如果正常发挥的话,能力是不差的。”
潘愚非(右)参加2019年抱石世界杯慕尼黑站比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话而非对抗
与岩壁对话而非与他人对抗,也是他最初接触攀岩时感受到的这项运动的魅力。
小时候因为体质弱,潘愚非在外婆的建议下开始练习跆拳道,结果被位于同一个体育场的攀岩墙吸引,开始尝试自己攀爬。最初只是一个星期爬一两次,到八岁的时候索性放弃跆拳道,开始练习攀岩。
“当时打跆拳道的时候我去比过赛,但是自己的性格抗拒跟别人对抗,接触到攀岩后觉得每一次都是和自己对话,不用跟别人对抗,都是自己跟自己、跟岩壁在对话,能把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一次能成功登顶的话,我感觉那种成就感特别大,特别喜欢,”他说。在抱石和难度比赛中,每场比赛的线路都不同,选手通常在比赛前只有几分钟来观察岩壁,研究攀爬路线。
至今他还记得刚练习攀岩半年后参加的第一场全国青少年的比赛,因为一直只练习难度,当时他对抱石、速度这些小项都不清楚。“在抱石的时候不知道规则,当时个子也不大,点都看不到,只能叫裁判抱起我来看点,起步也是裁判抱着我看点。因为小比较放得开,每次怕之前都会大叫两嗓子,给自己鼓劲,”他笑着回忆道。
尽管如此,初生牛犊的他在比赛的三个项目中都获得了第四名,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当时也没有想着是比赛,从那个时候起就对攀岩这个项目是特别特别喜欢的程度了。”
从16岁加入国家队到现在,潘愚非表示自己的心态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出去比赛的时候看到差距,回来就得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缩小差距,要脚踏实地把自己变成最强的。”
在北京白河的野外攀石训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平常心备战奥运
在经历了比赛中的起伏之后,潘愚非表示奥运赛场上的比赛对他来说没有特别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