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的采访区,杨倩冲围过来的记者笑着,一次次对镜头比出大大的心。
杨倩已经不记得这一个多月里一共做了多少次比心动作,在此之前,她甚至没有意识到奥运金牌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九月来到西安,面对全运会上蜂拥而上合影签名的人群,她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真的火了。
走下赛场一切归零——这是多年来杨倩对自己的劝诫,但现在,杨倩只能一个劲地对自己念叨“早晚要适应这样的生活”。她知道这一次,一切无法“归零”了。
撰文:尚嵘峥
运动员的必修课:专注,自我管理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的射击赛场,23岁的易思玲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拿下伦敦奥运首金。半个月后,她前往清华大学报到,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
而在和伦敦时差7小时的浙江宁波,12岁的杨倩刚开始练射击没几个月,她不会知道,自己未来十几年的人生轨迹将和电视上的这位奥运冠军高度重合。
在此之前,杨倩的日常是从姜山镇杨家弄村的家里,前往一公里外镇上的茅山中心小学上学。2011年的冬日,宁波体校教练虞利华来学校选射击苗子。他挨个教室走进去,第一个要求是视力好,身体不错,符合要求的可以站起来,接受虞利华的目测。
走进杨倩所在的班级,虞利华扫了一圈,立刻被这个女孩的眼神“抓住了”,杨倩直直地看着他,一点不躲闪。
“别的孩子东张西望,东倒西歪的,只有她站得笔直,而且坚定有神的眼睛,让我印象深刻。”
随后杨倩跟着一群孩子被带进了学校的体育馆,进行射击运动员选材的常规测试,5.6毫米直径的弹壳,杨倩一手拿着乒乓球拍,一手往上垒,杨倩的手很稳,一点都不抖,最后垒了七个。测试后,虞利华走到她面前:“愿不愿意来练射击?”
对孩子来说,“打枪“充满了诱惑,但射击训练却远没有小孩子想得那么有趣,将近10斤的步枪,瘦小的杨倩举起来并不容易,寒冬酷暑下,辛苦又枯燥的训练生活持续一年后,她哭着和家人说不想练了,妈妈的态度比她更加坚决:“我不同意,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你必须坚持下去。因为训练,学习成绩也已经落下了,这时候更不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