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全面从严管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和日常管理工作。从2024年开始,恐怕一些体育伪“学霸”将原形毕露。
《指导意见》是自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以来,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制度管控最严格的一项政策。从从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必须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这明显压缩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时的不规范空间。
所谓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全称是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自1987年开始联合探索的一项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即由学校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允许高校通过单招等多种形式来组建高水平运动队,让高校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和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的大背景下,我国运动员暴露出文化水平低、退役后就业安置难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再当运动员,我国体育系统旧有的“三级梯队人才培养体系”开始瓦解。相比于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的经费更充裕,体育选材面更广泛,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势在必行。
当时国家提倡高校可以拿出每年预算的1%来投入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中来,高校运动队的招生规模原则上也不会超过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这是体教融合在那个时代的初步探索。
从1987年最初选定的27所高校可以获准进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到1995年扩大到53所高校,再到2006年的235所高校,而在2020年,这一范围已扩大至283所。一路走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但也暴露出生源质量不高、学训矛盾放大、学生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获得降分入学资格、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成绩太差、学校对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要求过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具争议的两个现象就是:一、竞技水准不高的学生却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舞弊手段获得名校的降分指标,入学后马上退出运动队并改换专业,这也让一些明明每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量并不算小的名校却无法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二、真正高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文化课成绩太差,只能走单招或保送途径进入名校,但入校后无力完成学业,学校对此却视若无睹,严重浪费名校的教育资源。总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公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