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全运会,未来怎么办? | 凰家看台足球俱乐

时间:2021-09-26 21:00       来源: 山东体育
法甲网红全运会,未来怎么办? | 凰家看台


凤凰网体育《凰家看台》出品

文|凤凰网体育特约资深评论员张宾

导语:全运会新闻——因趣味新闻而不是负面新闻频频上热搜,这还是第一次。群众似乎终于在全运会这个口碑向来一般的大赛里找到了嗨点。疫情所致,陕西全运会紧接着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举行,苏炳添、全红婵、杨倩、陈梦、汪顺等奥运冠军人气正旺,直接带动了陕西全运会的关注度。

疫情之下,迎来最有热度的一届全运会,体制内赛事突变泛娱乐化秀场,这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全运会的竞技意义该如何升华?它在新时代的社会里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


▎西安全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被点燃

中国的竞赛体系中,全运会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论级别,它不及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这三大赛诞生的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它甚至也无法与亚运会相提并论,后者诞生的好歹也是亚洲冠军。 但论地位,全运会却是第二重要的赛事,仅次于奥运会。

之所以如此割裂,盖因全运会冠军关乎各省体育官员的政绩。奥运会成绩和全运会成绩是衡量一个省体育工作最重要的指标。2017年天津全运会之前,奥运成绩还会折算到全运会成绩中,两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对于运动员来说, 全运会冠军的收益仅次于奥运会冠军 ,远远碾压世锦赛、世界杯冠军等荣誉,无不高度重视,不敢有丝毫怠慢。 它甚至也成为了很多无法在奥运舞台上取得佳绩的运动员扭转命运的捷径。


▎2005年十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的决赛,奥运冠军孙福明未经战斗就自己倒下,将金牌拱手让给解放军队小将闫思睿。

复杂的利益纠葛,使全运会成为了巨大的名利场,从而乱象丛生。过往一提到全运会,我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孙福明的假摔事件、跳水金牌“内定门”、花游蒋氏姐妹指责裁判打分不公愤而退役等当年的热点事件。罗雪娟那句“泳池中的水不太干净”更是振聋发聩。

除了丑闻,全运会另类的规则更是令普罗大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大球项目的金牌算两块,银牌算金牌;再比如复杂的注册制度,以及各省之间的交流,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知名运动员代表不同的省份参加多届全运会。

更因为奥运会成绩与全运会成绩直接挂钩,每一届奥运会的参赛名单都演变成各省市体育局博弈的“暗战”。湖北举重小将周俊能够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就是这种博弈的“获利者”,但这也直接毁了她的竞技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