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6年的诞生到2021年的东京,现代奥运会已经走过了125个年头。在这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奥运会的项目从最初的9个大项增加到33个大项339个小项,有的项目来了,有的项目走了,有的项目来了又走了……奥运会在人类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不断扩张广度、内卷难度,即便有些项目一直存在,也已经和他们的出厂设置完全不同。
面目全非的项目
1896年首届奥运会是最接地气的一届,因为那一届奥运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职业运动员反而没有资格。这虽然导致了“职业运动员”认证难的问题,但也确实把奥运会变成了一项普通人的体育盛会。事实上,由于最初搞职业运动的人并不多,所以许多运动项目看并具备很高的难度。比如,自由体操1936年就进入了奥运会,但直到1952年这项目依然是广播操的模样。没有“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种跟头秀,难度系数甚至让如今的广场舞玩家都能感慨“我上我也行”。
和体操有相似内卷方向的还有跳水。1904年,跳水首次进入奥运会,但当时的跳水真就只是跳水,而且是比……谁跳得远。是的,1908年奥运才开始加入花式跳水、跳板这些设置,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的跳水称为跳水距离赛(Plunge for Distance),运动员们从高台跳下之后可以憋气60秒,但不准用四肢划水,最后比较的是浮出水面时的距离。所以,最初的跳水比赛对于柔韧性、动作优美啥的并没有要求,谁能在憋气状态下漂的更远谁就赢了。
同样人设大改的还有自行车赛。在首届奥运会上,自行车并不是竞速而是竞距,要求运动员从早上5点骑到下午5点,整整12个小时不准休息,谁骑得更远谁就获胜。最终,这个考验人体极限的运动项目只有两名运动员完成了比赛,来自奥地利的施马尔以295.3公里的成绩获得冠军——这个距离,基本就是从北京骑到了石家庄。
许多运动项目都经历了规则的修改,但这些修改大多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或者竞技性,然而也有些项目一直在削弱难度,比如乒乓球1981年开始禁止转球拍,1999年削减单个国家参赛人数上限防止包揽,2000年小球改大球给快攻打法降速,2001年要求无遮挡发球限制前三板威力,2004年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2016年瑞士乒乓球协会又提出的球网增高,国际乒联表示“我们在认真考虑”……
反正改来改去,你懂的。
其实,这些人设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奥运项目还是幸运的,因为即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扩张主义”,但还是有些奥运项目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