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仿佛看到了鲁德亚德·吉卜林笔下的那个印度,她的所有色彩、魅力和繁盛景象,在代表圣雄甘地的印度队员中,找到了自己的化身。”——《洛杉矶日报》
1932年的洛杉矶体育记者们没在说疯话,在当时看来,那支在海轮上漂游了42天,每到一处港口就开办曲棍球表演赛、顺便卖空所有门票给自己改善生活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是毫无争议的最具统治力的体育队伍。在同年进行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们两场比赛打进了35个进球,只被对手打进2次球门。面对东道主美国队,印度人打出了24-1的曲棍球史第一惨案:他们让全队15人轮番上场感受奥运气氛,打到后期,印度队甚至有意给东道主放水,当美国队打进唯一一球时,印度守门员理查德·艾伦正在球门后面,给热情的观众们签名留念。
我们都见过那些被称为“统治级”的队伍:不叫暂停场均赢对手43.8分的梦一队、今年几乎包揽举重金牌的中国举重队、8连冠时期的凯尔特人……在职业联赛拿下三连冠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比起实力更考验心性和运气的事情,在四年一度的国际大赛上连中三元就更加匪夷所思,简直可以把“统治力”这三个字刻在脑门上。
但如果这叫统治力,那印度男子曲棍球队就是“统治”这个词在人间的化身,他们连续28年包揽项目金牌,毫不夸张地统治了这个项目整整28年。从20年代至今,他们一共拿了8块金牌,一块银牌,两块铜牌。直到今天,他们还有着冲击奖牌的硬实力(今年拿到了铜牌)。
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与曲棍球确有不小的渊源。虽然古波斯时代就有了这项用棍子把球打进球门的运动,但正如足球那样,现代意义上的曲棍球还是由19世纪的英国人发明。在大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声中,英国人将这项运动职业化、市场化、正规化。曲棍球俱乐部、协会、规则和联赛迅速形成,并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军舰与货轮,驶向全球各地的殖民地。
于是,曲棍球在1904年的第四届奥运会就成了正式项目,24年后,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决定效法宗主国,成立曲棍球队伍,参加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乘船出发的印度队员们可能没想到,他们会开启一个怎样的曲棍球王朝。
从第一场小组赛开始,印度人先以6-0击败奥地利,又给比利时剃了个9-0的光头,随后5-0轻取丹麦,最后灌了瑞士一个6-0。到了决赛的印度队面对东道主荷兰队总算打得困难了些,他们全场只得到3分,但荷兰队依然一分未得。